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临床应用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腰突症”案
发布日期:2025-04-16

海某,女,49岁,因“腰痛10年,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天”于2024年12月5日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患者自述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呈酸痛,间断发作,受凉及劳累后加重,尤以弯腰及侧腰时加重,平躺时减轻,自行口服止痛药(药名及剂量不祥)后症状缓解,病情平稳。2024年3月因天气变化病情加重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针灸、推拿、止痛及理疗等治疗后缓解。2天前受凉后腰痛加重,伴右下肢疼痛,夜间疼痛明显,由右侧臀部沿大腿后方放射至小腿外侧至足跟处,以致目前行走困难,右下肢偶有麻木及冰凉等,于家中休息后疼痛未明显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螺旋CT平扫提示L3/4、L4/5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刻下: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形体丰盈,表情痛苦,面色晦暗,神志清晰,步态异常。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85分。舌红,苔薄腻,脉沉细略数。

诊断: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为腰痛(寒热错杂证)。

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桂枝9g,白芍30g,炙甘草6g,知母9g,白术12克,防风6克,木瓜30g,鸡血藤30g,补骨脂15g,骨碎补15g,枳壳15g,火麻仁30g,莪术6g,大黄3g,川芎6g,三棱9g,鸡内金15g,焦三仙各15g。5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9日二诊:患者自述腰痛伴右下肢疼痛较前明显缓解,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90分,效不更方,7剂,煎服法同上。

随访病情未反复,嘱控制饮食,降低体重,保持情志舒畅,远离辛甘辣肉鱼之品,避免熬夜,适量食用多汁多液的食物,如藕、梨、橙子等酸甘敛阴。

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于腰痛范畴,多与久坐、过劳引起正气亏虚,日久内伤肝肾筋骨有关。该案患者居于西北地域,与西北燥证密切相关,燥易伤阴,肝肾精血亏虚,腰府失养,加之西北地区饮食生活习惯因素,形体丰盈,形盛气虚,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袭流注肢体筋脉。中医辨证属于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相兼的慢性疾病,临床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活血止痛、益气固表,使风湿去、虚热除、阴血生、筋骨壮、血脉活,腰府得养,疼痛自除。方中亦同时考虑脾胃为后天之本,谨记健脾消食和胃通腑顾护中焦,同时该案提示西北燥证作为地域特色,临床需时时关注燥易伤津、津亏则气少是引起该地区人群脏腑功能失调的主要病理因素。

患者2024年3月病情加重时为初之气与二之气时节,初之气为少阳相火加临厥阴风木,二之气为阳明燥金加临少阴君火,风邪偏盛,风火相煽,形盛气虚,卫外不及,风邪乘虚而入,肌肉筋脉因风寒外袭而发作疼痛。本次发病因终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寒湿闭阻,引发肢体筋脉气血不通而疼痛复作。

该患者为笔者援疆遇见,首先考虑地域因素的影响,南疆居西北之首,燥而兼火,烹调方法多为煎、腌、烤,常食熏烤牛羊马肉类,由于饮食起居及情志等因素,易生内热,耗津夺液,形成标准西北燥证的体质类型。燥易袭肺伤津,津伤液耗,血脉充盈不足,心肺阴血相对亏虚,上焦失濡,外燥经久不除,势必内侵,伤及阴津精血,精血同源,阴伤血耗,肝肾精血亏虚。加之处于甲辰年终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寒湿乘袭,导致太阳经筋和皮部的气血运行不利,经气不利,肢体筋脉血运不通,不通则痛,故该患者出现腰腿疼痛不适,休息后气血得以恢复,故休息后症状缓解。患者形盛气虚,加之西北气候干燥,燥易伤津,津伤气耗,精血不足,血脉不充,故患者脉沉细;加之燥热伤阴,阴血亏虚,心肝火旺,血行加速,故脉沉细略数。气阴亏虚,五脏六腑濡养不及,燥热内生,感受风寒湿邪后,从阳化热,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本证由感受风寒湿之邪所引起,日久郁而化热,热邪伤阴,西北地区,燥邪乘袭,故去附子、麻黄之辛热。方中桂枝通阳,芍药、知母滋阴清热,白术、防风祛风除湿,甘草调胃和中,且芍药、甘草二药合用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阴虚燥热为主,故加大滋阴清热之功,重用芍药、知母。病情反复发作,久病必瘀,久病入络,加用破血逐瘀药物莪术、三棱破血逐瘀,大黄攻下导滞,川芎活血化瘀,鸡内金化积消食,共奏活血化瘀和行气、消积止痛之功。瘀在关节用木瓜,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瘀在四肢用鸡血藤,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瘀在骨用骨碎补、补骨脂,骨碎补能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促进骨骼修复,活血通脉,补骨脂能补肾壮阳、补脾健胃,补骨脂、骨碎补同用可活血止痛、接骨续筋。枳壳、火麻仁行气润肠。焦三仙增强消化功能,消积化滞。如此滋阴清热、行气止痛、温肾健脾、消食和胃、润肠通便,温、清、消、补同施,散寒清热共用,寒热错杂并治。(茹立良 于福华 张秋兰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胡国华用紫蛇消瘤断经汤治经断复来案

下一篇:奇经辨证临床应用举隅(上)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