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新闻
临床应用
胡国华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笔者跟师学医,现将其运用朱氏妇科紫蛇消瘤断经汤治疗经断复来验案一则整理分享如下。
忻某,女,53岁,2022年12月7日初诊。主诉:绝经3年,阴道出血1个月。患者经断3年,2022年11月7日出现阴道中等量出血,色红有血块,乳房作胀。查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18mm。于11月25日行宫腔镜下诊刮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刻下:宫腔镜诊刮术后半月,阴道出血淋漓不止,色暗红,腹痛不显,腰背酸楚,四肢乏力,烦躁易怒,心悸少寐,纳可便调。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涩。
诊断:经断复来(肾虚肝旺,冲任瘀滞)。
治则:滋肾清肝,化瘀调冲。
方用朱氏妇科紫蛇消瘤断经汤加减:紫草根15g,白花蛇舌草15g,生牡蛎30g,生薏苡仁18g,浙贝母9g,茜草18g,花蕊石15g,麦冬9g,太子参12g,茯苓18g,淮小麦30g,百合30g,续断9g,女贞子9g,旱莲草18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2次服。
2023年1月11日二诊:药后3天阴道流血止,腰酸时作,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潮热汗出。纳可,寐安,便调。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无力。处方:紫草根15g,生牡蛎30g,生薏苡仁30g,浙贝母9g,花蕊石15g,太子参12g,女贞子9g,旱莲草18g,茯苓18g,淮小麦30g,炒谷麦芽各9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2次服。
2月1日三诊:阴道流血未作,无腰酸腹痛,乏力之症已缓,潮热汗出未除。纳可,夜寐眠浅,大便黏腻。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涩。处方:紫草根15g,白花蛇舌草15g,生牡蛎30g,夏枯草9g,生薏苡仁18g,浙贝母9g,寒水石30g,花蕊石15g,女贞子9g,旱莲草18g,续断9g,杜仲9g,酸枣仁18g,浮小麦30g。14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2次服。
患者药后诸症较前明显缓解,阴道出血未作。守上方随症加减,于2023年5月24日复查B超提示内膜厚度3.4mm。
按 《医宗金鉴》指出“妇人七七天癸竭,不断无疾血有余;已断复来审其故,邪病相干随证医。”该患者已行诊刮术排除妇科恶性病变,但病因未除,仍出血淋漓不止。患者年逾七七,肾精已亏,经断3年,出血又作,伴腰背酸楚、烦躁易怒,辨证属肾虚肝旺,瘀滞冲任。肾阴不足,相火失于潜藏,故见腰背酸楚、潮热汗出;水不涵木,证见烦躁易怒;肾水不能上济心阴,君火不宁,故心悸少寐;相火妄动,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经断复来;七情内伤,致冲任瘀滞,瘀阻胞宫,日久成积,故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肾阴亏虚,热盛于内,瘀热互结,扰动血海,胞脉损伤,故血下不止。瘀热之邪未除,虽行诊刮术,术后出血仍淋漓不止。治以滋肾清肝、化瘀调冲,方用朱氏妇科紫蛇消瘤断经汤加减化裁。方中紫草、寒水石甘咸气寒,取血得寒而凉,得咸而降,可达血凉而止,同时寒水石尚有软坚散结之功。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消痈散结之效。生牡蛎、浙贝母咸以软坚,牡蛎生用更能平潜浮阳,安神镇静,夏枯草辛以散结,三者合用软坚散结,同时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女贞子、旱莲草合为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同时又取其滋水之源,以涵肝木之效。花蕊石能下死胎、落胞衣、化恶血,煅者酸以收敛,有止血之效,故对于胞宫瘀滞而致的子宫内膜增厚、出血,能化瘀为止;茜草生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二者合用,能化胞宫瘀滞,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淮小麦、百合、酸枣仁,交通心肾,宁心安神。守方加减,服用6个月,诸症减,出血未复作,随访B超子宫内膜未见增厚。(李小花 上海市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运用雷公藤辨治干燥综合征
下一篇: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腰突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