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医案
日光性皮炎,中医称为“日晒疮”,是由日光暴晒而引起的皮肤疾患,多见于夏季。其发病除与日光暴晒、阳热毒邪有关外,亦与患者禀赋不耐、湿热内蕴等有关。笔者曾治疗一例日光性皮炎患者,经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摘录于下。
冯某,女,55岁,2024年4月26日初诊。主诉:日晒后皮肤瘙痒1月余,加重1天。现皮肤瘙痒以面颊两侧、颈部、前臂为主,可见弥漫性潮红、肿胀,日晒后加重。患者平素喜食辛辣。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日晒疮(湿热蕴表)。
治法:清热祛湿,疏风止痒。
处方:金银花30g,连翘15g,薏苡仁30g,黄芩15g,生地黄15g,玄参6g,牡丹皮15g,赤芍15g,蝉蜕6g,龙胆草6g,柴胡6g,白鲜皮15g,白蒺藜15g,薄荷10g,当归10g,生甘草10g。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4月29日二诊:皮肤瘙痒大减,颈部及前臂皮损消除,面颊两侧皮损减轻。药已中病,湿热渐退,守原方3剂继进,巩固疗效。
5月2日三诊:今日因日晒感瘙痒稍有加重,乃余毒未清,复感阳热之邪。续用原方3剂,并加强防晒避光。药后症状消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 患者面部、手臂等裸露部位日晒后出现潮红瘙痒,故诊断为日光性皮炎。患者喜食辛辣,素体湿热内蕴,复感阳热之邪,湿热毒邪蕴于肌肤,发为本病。面颊、颈臂为阳经所过,暴露于外,故皮损集中于此。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方中金银花、连翘可清热解毒、透邪外出,为治疮疡要药;薏苡仁、黄芩、龙胆草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可凉血活血、滋阴解毒,并能防热毒伤阴;当归养血活血,寓“治风先治血”之意;蝉蜕、白鲜皮、薄荷、柴胡、白蒺藜可疏散风热、祛风止痒;生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初诊后症状缓解,说明方证对应,但三诊时因日晒反复,提示阳热之邪仍未净,需守方续进,并注意避光。药后症状消除,未再反复。(谭洪福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关社区卫生服务站)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