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医案
赵某,男,41岁,2025年8月8日初诊。主诉:反复左上腹胀6年,再发4天。患者6年前于进食不慎及吸烟后出现间断性左上腹及左胸胁部胀满不适,伴两侧颞部胀痛,纳谷减少,无明显恶心、呕吐、泛酸,无胸胁脘腹疼痛,一直未予系统诊治。4天前大量吸烟后,患者左上腹胀再发。刻下症:左上腹部连及左胸胁部胀满不适,按之明显,无压痛,无泛酸、嗳气,得矢气则稍缓,两侧颞部及头维处胀痛,晨起口苦,咽干,喉中有痰,量少色黄不易咳出,偶有一过性痰中血丝。纳食减少,大便两日未解。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既往吸烟20余年,每日1包。偶有少量饮酒。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辨证:少阳阳明并病,胆热犯胃,阳明里实。
治法:和解少阳,兼泄热结。
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4g,黄芩12g,竹沥半夏15g,生白芍12g,麸枳壳15g,红枣12g,生大黄(后下)6g,麸青皮9g,姜厚朴9g,大腹皮6g,瓜蒌皮15g,茵陈15g,栀子9g,生姜15g。3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2剂,患者大便通利,腹胀、头疼缓解,口苦、咽干大减。遂自行停药。
按 足少阳胆经循胸布胁,胆热上炎,故左胸胁部胀满痞闷;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内郁,故口苦咽干、咽喉不利、痰少色黄;颞部乃胆经循行之所,头维乃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之交会穴,胆经经气不利,郁热扰动阳明,故见两侧颞部及头维处疼痛;胆热犯胃,邪扰阳明,阳明腑气不通,故左上腹胀满、纳减、大便不通;舌质红,苔白厚,脉弦乃胆热内郁征象。
发病时值长夏,湿气氤氲,患者舌苔白厚,提示湿气弥漫。湿热最易缠绵,故加茵陈、栀子取茵陈蒿汤之意以清热利湿,防止湿热郁结,变生黄疸等症。患者腹胀明显,腑气不通,故加大腹皮、厚朴、瓜蒌皮以加强行气之力,助大黄通腑泄实。
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并病,和解攻里的代表方剂。其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内郁,兼阳明里实。大柴胡汤证的相关条文散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本案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原书条文中的症状并不完全相符,比如没有“呕不止,心下急”“往来寒热”“呕吐下利”“按之心下满痛”等症。然而同样存在少阳枢机不利、胆热反胃、阳明里实的大柴胡汤病机,即所谓“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此外,患者左上腹胀满明显,大便两日未行,里实征象尚不严重,此时予大柴胡汤攻里,可防止里实进一步加重,酿成阳明热结之阳明腑实证。
本案中患者疾病之成因当源于长期吸烟,烟毒内蕴于胆胃之腑,影响胆胃的枢机和通降功能而发病。患者服药后腹胀缓解,其后若能戒烟并继续服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则患者之头维头痛、咽喉不利、痰血、口苦诸少阳症可望获得根治。
此外,据现代药理实验证实,大柴胡汤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肝功能、调节免疫、抗炎、利胆等作用。笔者认为,大柴胡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以下疾病:以腹部胀满疼痛、便秘为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肠梗阻、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报道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李小标 浙江省杭州方回春堂桐庐中医门诊部)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活用大黄治验二则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