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琦,福建莆田人,2005年自福建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扎根基层,先后在莆田滨海医院和莆田华林园区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曾跟师多位资深的中医骨伤科专家学习,特别是2016年师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王和鸣教授、主任医师,深得真传。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他从优秀的中医骨伤专家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风格。
吴医生擅长治疗骨折、筋脉损伤以及各种与骨相关的慢性疾病等。他善于运用中医手法进行复位和固定,配合针灸、中药辨证论治和功能锻炼等方式,达到治疗或缓解的目的。他的治疗方法深受患者们的认可和信赖,许多患者都慕名而来,寻求他的帮助。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案例
一、患者信息
李某某,女,45岁,教师。
二、诊断与治疗
(一)初诊
日期:2024年6月1日。
主诉:腰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3年余,加重1周。
查体:患者神清,腰部活动受限,腰骶部压痛明显,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小腿内侧感觉麻木,肌力正常,双跟膝腱反射正常。
中医诊断:腰痛(肾虚腰痛证)。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4-5)。
治法:补益肝肾,祛风除痹。
主方:独活寄生汤。
方药组成(中药超微颗粒):独活15g,桑寄生30g,秦艽15g,防风12g,细辛6g,川芎12g,当归15g,白芍15g,熟地黄20g,杜仲15g,牛膝15g,人参10g,甘草6g。
方解:独活善治伏风,除久痹;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桑寄生、杜仲、牛膝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甘草健脾益气。
医嘱:卧硬板床休息,避免弯腰劳累,每日配合推拿按摩、针灸各1次。
(二)二诊
日期:2024年6月8日。
主诉:腰痛伴右下肢麻木症状稍改善。
查体:腰部活动度增加,压痛减轻,右下肢麻木感减轻。
诊断:同前。
治法:继续补益肝肾,祛风除痹。
主方:独活寄生汤。
方药调整:原方基础上加桂枝12g,以增强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的效果。
医嘱:继续休息,保持治疗,注意腰部保暖。
(三)三诊
日期:2024年6月15日。
主诉:腰痛明显减轻,可以正常弯腰,右下肢麻木感基本消失。
查体:腰部活动自如,压痛消失,右下肢感觉正常。
诊断:同前。
治法:巩固疗效,继续调养。
主方:独活寄生汤。
方药调整:原方基础上减去细辛、防风,加茯苓15g,以增强健脾益气、利湿的效果。
医嘱:继续治疗,加强腰背肌锻炼,避免久坐久站。
三、总结与心得体会
在本次治疗中,李女士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结合推拿按摩、针灸等辅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方药的运用上,采用了中药超微颗粒,这种剂型不仅方便患者服用,而且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一)中药超微颗粒的优势
1.易于吸收
超微颗粒的粒度小,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高,能够更快速地被人体吸收。
2.方便服用
避免了传统中药煎煮的烦琐过程,患者只需将颗粒用少量水冲服即可。
3.剂量准确
超微颗粒的剂量容易控制,能够确保每次用药的准确性。
(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体会:
1.辨证施治是关键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中属于“腰痛”“痹证”等范畴,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2.综合治疗更有效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结合推拿按摩、针灸等辅助治疗手段,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3.患者配合很重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
总之,通过本次治疗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认识到了中药超微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广阔前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和研究中医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