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名医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医风采 >> 杏林人物——陈盛夏:不要因医害药,更不要因药误人
杏林人物——陈盛夏:不要因医害药,更不要因药误人

陈盛夏.jpg

陈盛夏,福建厦门人,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擅长运用经方和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慢性病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陈老师强调中医药讲究的就是找对病,用对药,才能药到病除。良药只有在行家手中,才能成为灵丹妙药;可是,如果名家没有了好药,虽有回天之力,也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所以,不要因医害药,更不要因药误人!

中医治疗消渴病肝郁化火案例

一、患者信息

江某,男,47岁,教师。

二、诊断与治疗

(一)初诊

日期:2024年7月22日。

以血糖升高3个月为主诉就诊。现空腹血糖6.5~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3.7mmol/L,服“二甲双胍片0.5g,3次/日”,B超示:脂肪肝。

症见:口干,困乏,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嗜睡,口中异味,纳眠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淡苔黄腻,诊其脉弦。

中医诊断:此为肝郁化火。

治法:疏肝清热,生津止渴。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味。

处方: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5g,甘草10g,香附10g,川芎10g,陈皮15g,金钱草30g,花粉30g,苍术10g,决明子30g(中药所用为颗粒剂,下同)。

用法用量:6服,每日1服,分早餐后30分钟和晚睡前温服。

禁忌:外感发热停用此药,及时就诊。

医嘱:慎起居,避风寒,畅情志,饮食有节,适度运动。

(二)二诊

日期:2024年7月29日。

患者口干,困乏较前减轻,体重下降4斤,余症同前。

上方继服12服。

(三)三诊

日期:2024年8月12日。

患者无不适,多次自测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均小于10mmol/L。

三、总结与心得体会

本医案中,陈医生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成功治愈了消渴病患者。患者因肝郁化火导致血糖升高、口干、困乏等症状,在初诊时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进行治疗,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他症状也有所缓解。

陈医生还强调本次使用的新型中药饮片非常不错,新型中药饮片可以提高药效吸收、加速药效发挥、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稳定性和增强中药的特异性治疗,是当之无愧的好药。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