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名医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医风采 >> 《国医经方年鉴》2024卷副主编—陈玉铭
《国医经方年鉴》2024卷副主编—陈玉铭

7f9f55c8fdcdf342fedfa656913d61f - 副本.jpg

陈玉铭:医者仁心映杏林,卓越贡献显情怀


在陇原大地的深处,有一位医者,他以精湛的医术和深厚的学养,诠释着“大医精诚”的真谛,他就是甘肃省名中医、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陈玉铭。平凡的名字,却在中医界闪耀着不凡的光芒,他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田,也激励着同行们不断前行。

学术传承,师承名门

1969年,陈玉铭出生于甘肃省岷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他对中医的深厚情感。自幼便对中医药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他,于医学领域深耕细作,最终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成为全科中医副主任医师,层级主任医师。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个名字尤为重要,这便是首届全国名中医刘宝厚教授与甘肃省名中医马鸿斌主任医师,他们是陈玉铭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陈玉铭不仅继承了中医的经典理论,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

荣誉满载,医术精湛

陈玉铭的医术与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不仅是甘肃省名中医(第五批)、定西市名中医、安定名中医,还荣获了定西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在医院内部,他多次被评为优秀科主任、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医坛精英、优秀共产党员、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这些荣誉是对他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的高度肯定。此外,他还兼任多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学会的重要职务,如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中医界的地位,也让他有机会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科研与教学,双管齐下

在科研领域,陈玉铭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主编了3部著作,在国家和省级杂志及报纸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医理论宝库,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参考。他主持和参与的多项市级中医药科研项目均顺利通过成果登记,其中两篇论文更是被评为优秀论文,多篇论文被《国医经方年鉴》及国家、省市级中医会议论文集收录,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前瞻性的科研视野。

在教学方面,陈玉铭也是不遗余力。作为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县级)指导老师(第三批和第四批),他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中医药教育项目,主持完成了6次市级中医药学术年会,参加全国和省市级中医药学术年会多次,为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临床实践,心系患者

在临床实践中,陈玉铭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尤其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柴胡剂和桂枝茯苓丸的加减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泌尿系统及妇科月经病、带下病和产后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的原则,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心灵,为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

高尚情操,无私奉献

除了高超的医术,陈玉铭的人格魅力同样令人钦佩。他积极践行“佛心为医,谦和居世”的座右铭,热心公益,多次参与院内捐款、爱心献血和水滴筹捐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大爱无疆。在他看来,做好事不求回报,终身努力,功绩自成,这种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精神,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展望未来,薪火相传

如今,陈玉铭正积极参与全市名医名方的筛选工作,致力于将更多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推广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他深知,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因此,他不仅在学术上不断探索,更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倾注心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玉铭的故事,是中医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医者父母心”的深刻内涵。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会继续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铺垫更多患者的生命之路,成为中医界一颗璀璨的明星,引领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共同书写中医药事业的新篇章。

《国医经方年鉴》2024卷 -(最新)449.jpg

版权所有:国医经方年鉴编审委员会
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
联系电话:010-5722-7177

京ICP备20210269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2076号